【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623|回复: 0

“巨无霸”奇石上路步步惊心(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1-22 08: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为运块奇石花十几万元开条山路
  柳州人玩奇石,最初从玩盆景石开始,后来玩的题材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大,也越来越重。据说,现在在市场上卖的奇石,最大的有两层楼高,上百吨重。
  各种体积不同、形态各异的奇石,给装卸和运输带来很大的麻烦,那么,这些奇石都是怎样来到柳州,又是怎样从柳州走向全国乃至世界呢?连日来,记者对柳州的奇石运输行业进行了探访。
  为运奇石开条山路
  11月14日早上7时许,之前很清静的柳州市桂柳路赏石市场门前路段,一下就变得热闹起来,数十辆高顶篷伴着发动机的轰鸣,从四面八方聚集到这里。
  司机们像是事先约好了一样,统一把车子停在赏石市场对面的人行道上,自西向东,并列排开,整整齐齐。
  停好车后,司机们纷纷将自己的车尾箱打开,亮出一车形态各异的石头这些高顶篷司机其实都是从三江、融水、合山等地来柳贩卖石头的石农。
  在这群人中,记者认识了来自三江侗族自治县斗江镇的韦先生,当时,这名30多岁的年轻人正在给车上的石头刷一种名叫“香薰润肤油”的东西。一些原本表面粗糙暗淡的石头,刷了油后,立即变得油亮润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各种迷人的色彩。他卖的奇石以小型奇石为主,一辆车一般能装十多块,重量近一吨。
  在韦先生的车旁,记者见到了两辆挂桂C车牌的卡车,每辆车上装着两块三米多长、一米多宽、几十厘米高,重达数吨的彩石。据货主介绍,他们是当天凌晨3时许从桂林出发来柳州的。如此辛劳,为的是能卖个好价钱。
  早上8时许,前来买石的人逐渐多起来。石商和玩家在各个摊点间来回穿梭,寻找他们满意的石头,谈好价钱,然后再请人或者自己将货拉走。
  相当一部分奇石是通过这样的方式“走”完了从产地到市场的路。
  对于一些产于偏远地区,体积庞大、稀奇珍贵的石头来说,有时运输过程会很夸张。相传前些年,曾有一名石商在红水河畔发现了一块十多吨重的奇石,不巧的是这块石头正好处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浅滩上,货船进不去,附近又没有路,货车和吊车也进不去。
  眼看着就要到手的奇石运不出去,石商急得团团转,最后,这名石商竟然花了十多万元,专门修了一条几公里长的山路通到河滩边,又花几万元赔偿了农民农田和林地损失,才将奇石运走。
  不过,付出这样大的代价回报也相当丰厚,据说,这名石商最后把这块石头卖给了一名台商,刨去成本,赚了上百万元。
  万钧巨石举重若轻
  在柳州的石商中间,“阿六”的名字经常被提起。
  每当石商们要装卸体积庞大或者贵重的奇石时,总会说:“快点打个电话给阿六,喊他来帮我搞!”
  “阿六”名叫陆永么,是柳江县百朋镇的农民,今年50多岁,在柳州,他是少数几个能吊装大型奇石的人。
  “关键是要会捆。”14日下午,记者在东环路某奇石加工点见到陆时,他正在为一名台湾客商清洗石头由于这几天没有接到吊装的活儿,他只好搞点“副业”挣钱。
  陆说,吊装大型奇石可不容易,其中捆扎尤其关键。石头的形状、质地、表面光滑程度不同,捆扎的方法也不同。捆扎时要找准重心,避开开裂、脆弱的部分,以防起吊过程中发生崩裂,造成损坏。还有捆扎的方法也有讲究,比如一些圆形、表面光滑的奇石,要想捆扎结实需要下一番工夫。捆扎技术不过关,起吊过程中绳索松脱,就有可能摔坏石头,而经他手吊装的奇石,少则几万元,多则上百万元,“掉一块下来,就算卖了我都赔不起!”
  其实,陆原来的工作并不是装吊工。上世纪九十年代初,陆从农村来到柳州,最初在马鞍山脚下的奇石市场用三轮车帮人运奇石。从马鞍山运到火车东站,运一车收入14元。
  陆说,那时候奇石市场卖的石头都不大,他们把石头搬上三轮车,运到火车东站后,再用木箱包装好,通过火车发往全国各地。
  后来他们运的石头越来越大,一个人搬不动就两个人,两个人搬不动就四个人,到了最后,几个人都搬不动了,只能用吊葫芦和吊车来搬运,他就是从那时开始学会了吊装大型石头。
  凭借这十多年的工作经验,现在,无论什么样的石头,只要给陆看一眼,他就能估出个大概的重量,并迅速给出吊装方案。这么多年来,经他吊装的大型奇石数以百计,他从未失手。“园博园里,有近一半的奇石是经过我的手吊装的。”陆师傅颇为自豪地说。
  陆师傅不仅在柳州吊装石头,有时候还会跟着运石车到上海、山东、福建、广州等地吊装。
  陆师傅吊装奇石时,最喜欢和吊车司机黄师傅搭档。黄师傅今年只有27岁,可是干这一行已经有8年多。平时黄师傅吊得最多的是园林树木和景观石。总结这么多年来吊奇石的经验,黄师傅说,一定要“胆大、心细、慢起、慢落”,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不能总想着这块石头有多贵,否则你根本不敢吊”。
  当然,即便工人们都很小心,吊装和运输奇石的风险仍难以避免。在柳州赏石市场和柳州奇石城,记者看到,几乎每辆叉车上都挂着一块牌子,叉车司机们说,这块牌是他们的“护身符”。
  所谓“护身符”其实是一块免责声明,上面写着“在工作中难免有失误,造成奇石损坏,叉车一律不负责,望客户谅解”等字样。
  司机们说,有了这个免责声明,他们工作压力就小了很多。司机们的担忧不无道理,就在去年,在东环路奇石城,一名叉车司机在帮业主运石头过程中,石头摔落,碰崩了一个角,结果双方就赔偿问题闹得不可开交,最后业主还报了警。经过调解,叉车司机赔了5000元。而干那单活,叉车司机只能赚20元。
  对这个“免责声明”,石商们虽然有意见,但只能接受。每次装卸石头,他们都提心吊胆的,“感觉没有保障”。
  “潜规则”让人心里没底
  吊装完毕后,奇石就开始了长途跋涉。据了解,目前柳州还没有一家专门从事奇石运输的物流公司,石商们一般通过包车或者发零担的方式运送奇石。
  到外地参展时,三五个石商合伙将一辆卡车包下,把石头运到目的地,费用由大家按照石头的重量分摊,用这种方式运输费用比走零担便宜一半。
  对于零散量少的石头,则只能发零担。据了解,目前柳州的零担运输范围已基本覆盖全国,甚至可以到达中亚、韩国、日本以及东南亚一些国家和地区。
  一家物流公司的负责人说,在运输奇石前,物流公司都会与石商们签个合同,其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就是,只保外观完整,里面损坏不赔。
  当然,即便有合同,纠纷仍然无法避免。就在去年,一名石商托运一批奇石到浙江某地展销,到达后,石商发现其中有块价值十多万的奇石损坏了,石商一怒之下,拒绝支付几万元的运输费。双方的纠纷,现在都还没扯清楚。
  长期从事奇石生意的钟先生说,在奇石运输环节,损坏了不赔,物流业内的这条“潜规则”让石商们处于不利地位,毕竟石头也是石商花钱买来的,一旦造成损坏,石商就有可能血本无归。问题的关键就在于石头的价值难以确定,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就是成立一个中立的机构来鉴定石头的价值,损坏了相关责任人按照一定比例赔偿,这样才更有利于行业的发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6-3 20:16 , Processed in 0.092953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