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2229|回复: 0

[爆料] 十堰“奇人”杨天学自创砂石书法获世界纪录[转自十堰晚报]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9 20:56: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十堰晚报
duA6t1.jpg
杨天学现场创作砂石书法
duA6t2.jpg
展示其创作的砂石书法作品《饮水资源》
  有人曾说:汉江砂里有黄金,水中藏奇石。有人却突发奇思妙想,在一番奇妙的创意构思、巧手舞弄之下,灰灰白白的砂子就被定格在了画框之中,层层堆砌在一起,绘出了一幅幅神奇的砂石书法作品。
  这个人是十堰市邮政物流速递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名叫杨天学。他的砂石书法作品多次在国内外获奖,去年,经过申请,还获得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最早创作原生砂石立体书法作品世界纪录”的证书。


 ■文、图/记者 任小帆 特约记者 蔡谟祥
  因字结缘入伍当兵
  所谓砂石书法,即以砂石为墨,体现书法的内涵,要完成一幅成功的砂石书法作品,扎实的书法功底必不可少。杨天学老家在郧县柳陂河口村,父亲是当地有名的文化人,写一手好字,每逢过年过节需要写对联,以及遇到红白喜事时,时常有乡里乡亲上门求字。那时的杨天学还不会识字,可长期耳濡目染,也让他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5岁那年,杨天学被父亲送进了学校,可刚进学堂没两天,他就闹着不愿意上学了。父亲追问之下,他才说是因为自己不会写字。父亲一听乐了,摸着他的头说道:“就是不会写字才要去学啊,学了之后就能写出漂亮的字了。”
  1980年,时年20岁的杨天学已经写得一手好字。由于当时家庭不甚富裕,没有闲钱购买纸笔,杨天学便把家里看过的废书报都拆开,先用铅笔练习,再用毛笔练习。有时候实在没有纸笔,他便对着字帖在手上写写画画,在心里反复琢磨字的间架结构。
  那一年,原本想参军的杨天学因年龄超了半岁而被拒之门外。但幸运的是,部队工作人员到杨天学家中考察同样想参军的弟弟时,看到了家中到处都是杨天学的作品,顿生兴趣。一番考察后,征兵的工作人员当即拍板,要下了这个写得一手好字的小伙子。就这样,杨天学“曲线”进入部队,在某炮兵队伍中做起了文书工作。
  1983年,部队开展军地两用人才培训,其中一项就是书法专业,杨天学第一时间就报了名。什么是书法?书法怎么写?书法有什么意义?在这里,杨天学学到了自己以前从未了解过的知识,这让他兴奋不已。由于每周只培训半天,这半天时间,无论有什么事情,杨天学都雷打不动地去听课,回家后再反复练习。直到1984年退伍,1年多的培训为杨天学的书法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不吃不喝也要练字”
  1986年,退伍后的杨天学在总装厂做二级工,加上妻子的工资,一个月也不到90元。那时,杨天学的儿子刚刚出生,母亲在家中帮忙带孩子。一家四口挤在一间每月只要10元房租的铁皮棚房,勉强度日。
  铁皮房夏天极热,冬天极冷,条件尤为艰苦。杨天学左思右想,最后还是忍不住跟妻子商量,想报个书法函授大学。书法班半年的学费就要花去两人一个月的工资,妻子气愤地回答到:“学啥学,日子都过不下去了。”可这一次,一向好脾气的杨天学没有放弃,每天跟妻子软磨硬泡,见他实在是喜爱书法,妻子也就默许了。就这样,杨天学又进入中国书法函授大学二汽分校,开始了专业书法学习。
  读函授大学的日子过得很辛苦,孩子的奶粉钱、两人的生活费,掰着指头算来算去,钱怎么也不够用。那段日子里,炒一盘辣椒,夫妻俩能将就着吃上一天。“他不吃不喝都要学写字!”面对妻子带着笑的指责,杨天学笑着说:“那时感觉每天只要回家能摸摸钢笔,一天的疲劳都能消失得无影无踪。”
  刻字作品多次获奖
  1999年,杨天学代表单位参加一个书法培训班的培训,在那里他结识了十大刻字名家之一的黄劲松,除去小时候自己用小刀在三合板上刻着玩,这是他第一次正式接触到现代刻字。参加完培训后,杨天学便琢磨着想要自己创作一番。
  初次尝试刻字,对板材、刻字技巧都不太了解,杨天学顺手抄起家中的一块砧板,经过两个半月的雕琢,终于完成了一幅名叫“开门见山”的作品,这幅作品一直被他珍藏在家中。
  自那以后,杨天学便对刻字一发不可收拾,又陆续创作出多个作品。他的刻字作品《千里之行》 入展“第四届全国刻字艺术展” 并被中国书协刻字艺术委员会收藏在济南;篆书《立》曾在“第一届国际刻字大奖赛”上获奖,被送往韩国展出;刻字作品《二月花》被湖北省文联及湖北省书法家协会评为“湖北省第四届书法黄鹤奖”。
  自创砂石书法获世界纪录
  经过10年对刻字的研究,以及多年对书法的揣摩,杨天学在书法及刻字上都小有所成。在不断的练习和进步的过程中,杨天学逐渐意识到:老是跟在别人的后面走,是不可能有突破的,必须要有属于自己特色的东西。
  杨天学的老家门前就是汉江,每每回到老家,他总会去江边转转。一日在江边散步时,杨天学突然灵光一现,发现这遍布河滩的砂子,与平时自己写字用的墨汁有异曲同工之妙。“汉江砂的颜色有黑白灰三种,不同的砂子颜色不一样,这跟我们写字时用的墨汁何其相似啊,用这颜色分明的汉江砂来体现墨韵,再合适不过了。”见记者一脸的疑惑,杨天学耐心地解释道:“中国有一笔出五色之说,汉江砂的色泽用来体现这种层次感非常合适,而且更有突破。以往以墨为载体时,书法作品是二维的,用木刻,笔意转化成了刀意,而用砂石做书法,既新颖,又环保,还能体现本土特色。”
  念头一生,杨天学兴奋不已,立即动手从江边挖了一大袋的砂子,又费了好大的劲,将砂子从郧县运回市里。清理、分类、淘漉,杨天学忙得不亦乐乎,看着满屋子的砂子,妻子只能无奈地跟在后面“打扫战场”。
  在杨天学家中,记者看到大大小小数十个装着砂子的盒子,乍看都一样,近看才发现个中有玄机。这些砂子有的颗粒较大,有的颗粒较小,有的颜色较深,有的颜色较浅。杨天学向记者介绍:“完成一幅砂石书法作品,先要把字写好,这看似简单,但想要完成一幅满意的作品,可能会写上十遍八遍,然后从中进行挑选;下一步就是印着写好的字,把它的形状勾勒到底板上,底板可以是木板,也可以是软布;勾好字体后,需要在勾出的字体范围内涂上胶,用于固定砂子,然后趁胶还没有干时,将砂子撒上去;最后就是要对初步成型的砂子进行修饰,使其看起来圆润自然。”杨天学边介绍自己的作品边告诉记者,“下一步将会在材料上下功夫,越天然的东西质量越好,如果底板和胶都是原生态,将会提高作品的整体效果,也方便保存。”
  去年,杨天学在家人的支持下,向中国世界纪录协会提出申请。经过严格的筛选和验证,杨天学的砂石书法获得了中国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最早创作原生砂石立体书法作品世界纪录”的证书。近日,他受邀为世界记录协会题写的砂石书法作品还被该协会收藏。
  “我把所用的砂子取名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源头砂’,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能够了解砂石书法,也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到南水北调工程的意义。”杨天学告诉记者。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5-12 09:56 , Processed in 0.115577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