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4931|回复: 0

赏石文脉 ,突破造就一个灿烂的时代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2-12-18 2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仁者乐山,文人爱石,赏石艺术的载体源自天地之功,其审美精神崇尚道法自然。赏石艺术的审美和形式也在不同时代经历了重要的突破和发展。

当前,赏石文化的发展正处于一种创新开拓、异彩纷呈的繁荣阶段,传统赏石文化以石喻人、寄情于石的雅趣得以传承和开拓。所以,探究和梳理这些不同时代在文化、审美、形式、观念等方面的突破,对当前赏石艺术发展自身的定位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赏石文化始于春秋,距今有3000余年。先秦时期的儒家把道德品质比作自然山水,山水被人们赋予了伦理符号色彩,到了魏晋,“比德”学说被彻底打破,人们于外挖掘自然之美,于内挖掘人格之美,两者呼应,交相辉映。
《世说新语》中这样描述:“羲之风骨清举”,晋朝的人将人的品质和“风骨”相系,“风骨”成为一种美学概念。唐诗中的“寒姿数片奇突兀,曾作秋江秋水骨”是将奇石和风骨相系的创举,渐开“文人石”审美之先河。

宋代,文人士大夫阶层成为宋朝赏石的主流人群,涌现了大量关于赏石的专著;米芾建立了相石理论:“瘦、透、漏、皱”,非常流行以奇石作文房清玩。文人园林出现,展示了宋代园林的新水平,继承了晋人对风骨的表现,强调意境,着重渲染“神似”,奇石成为一种常见的造园材料。宋徽宗的“艮岳”即为一个意义非凡的宋代园林。
园林在有限的空间内展现了山川的动势与气息,明代,赏石文化深受雅致精巧的审美理念陶染,江南地区的园林日趋精巧,重视“壶中天地”“芥子纳须弥”的空间之美。明代晚叶的文震亨在《长物志.水石》里这样描述:“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可见其以管窥天的境界。
文人“袖里乾坤、瓶中天地”的审美趣味也让文房清玩走向顶峰时期,器物的形制强调古朴典雅的气息。由于室内家具、陈设力求精巧和平稳,出现了较多的平底横卧的赏石与拳石,日趋精巧。研山在文房清玩中的地位举足轻重,研山中的精品仍是灵璧和英石。研山多精巧,置于案上,用作砚或者是和笔砚纸墨相伴,以小见大,展现了文人之赏石观。


创中国古代书画的世界纪录的《十面灵璧图》,从十个相异的视角来展现似石非石,正是这种面面可观,面面皆奇的特点,让不同的人赏石过程中可以感受到奇石不同的神形,这种让赏石艺术开放性的艺术解读得到至高的颂扬。
当代的形质色纹韵的赏石理论极大拓展了赏石艺术的表现力,观赏石收藏已经不在局限于少数文人的寄情之物,正朝着精英化、艺术化的方向发展,与着主流艺术界逐渐接轨,观赏石的展览、展示、交易、创新的提升,也标志着自然物品与艺术品界限被打破。
20世纪末,部分美国学者开始关注、研究赏石文化,美国的收藏家理查德·罗森布鲁姆的观点里,中国的古代赏石可以被纳入艺术品的范畴之内,一方面是他发觉文人赏石通体现了精妙绝伦的雕塑般的艺术;另一方面是他认为赏石的底座有着戏剧性的作用和功能,去除底座,石头回归到自然物体的位置,添加底座,它又走到艺术品之中,这一观念的提出,让西方开始注重赏石艺术的收藏。
我们正处在一个“大部分物品都可以被赋予艺术含义”的时代,对此最重要的影响其实源自法国的雕塑家杜尚,1917年,他把现有的一个小便器置于纽约的美国独立艺术家展览会展览,并为其命名为“泉”,此举动惊世骇俗,使众多的西方人原有的艺术创作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转变,渐渐地,直接使用现有的自然物品也开始被当作一种艺术创作的活动。这种理念与中国当代所强调的奇石是一种“发现的艺术”的说法有不谋而合之妙。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4-29 04:56 , Processed in 0.091795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