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时:请一定说明是在【710中国石展网】看到的信息~谢谢!
. o- N I* c Y3 e/ p- L6 a9 B+ I$ k9 s2 x# \9 I
( H9 a$ E# {. `" }太和,古名鹿上、邢丘、廪丘,阜阳辖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地处黄淮平原南端,位于阜阳、亳州两市之间。
- Q5 @# ] a1 W1 h截至2011年,辖24个镇、7个乡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面积1822平方公里,耕地172万亩,总人口171.2万。; v) e8 M$ ^" z* n+ h" l
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粮食生产先进县、中国绿化模范县、中国著名医药集散中心、中国最大的发制品原料、桔梗生产加工基地。
! t+ h# T2 E, x" `1 C' ~4 M. D太和县土地肥沃,粮食作物以小麦、大豆、玉米、高粱、红芋等为主,经济作物以芝麻、油菜、棉花、烟叶、薄荷、中药材等见长,尤其是薄荷,素有“亚洲薄荷在中国,中国薄荷在太和”的美誉。: t9 {* S* q6 d' f% Q8 F" b' c
6 r& Q p! L( L5 x g6 n. e* e% l中文名称太和县 外文名称Taihe County 别 名细阳 行政区类别县 所属地区中国 华东 下辖地区辖24镇、7乡、1经济开发区 政府驻地城关镇 电话区号0558(+86) 邮政区码236600 地理位置安徽省西北部 面 积1822平方公里 人 口171.2万(2011年) 方 言北方方言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镜湖公园 太和温泉度假村樱桃园 机 场阜阳西关机场 火车站阜阳火车站 车牌代码皖K ( W/ x9 X' U& a1 ~
9 t) u2 e6 x! A- c
太和,古为豫州之域,春秋时期属宋国,名鹿上,又名邢丘、廪丘,宋国曾与齐国、楚国在此会盟,称为鹿上之盟。
: T: ?, z! _1 Z3 a* }: X- Q8 r4 s9 ?6 ?战国时期属魏国,苏秦说魏襄王“南有新郪”,即指太和。后归楚国。
; ^3 s g) L- T i& K: h秦统一后,置新阳县,属颍川郡。
# g, v1 I1 r' x4 [: q汉置细阳、乐昌、新妻宋,并属汝南郡。高祖二年(前205年),益封汝阴侯夏侯婴细阳千户。高后二年(前182年),封赵王张敖子寿为乐昌侯。宣帝地节四年(前66年),封外戚王武为乐昌侯。
/ L7 s5 F% [- {+ P东汉光武建武十一年(35年),封陈彭子陈遵为细阳侯。建武十七年(41年),以军功封郭亮为新妻侯。章帝建初四年(79年),徒封殷后宋公于新妻。7 U6 Q; q! b7 c/ X9 [5 s) \
三国时属魏,废宋公国为宋县,景初二年(238年),隶属谯郡。0 X* ~6 l% V2 W) c
晋废细阳。晋武帝泰始二年(266年),将宋县改属汝阴郡。宋、齐属西汝阴郡。北魏太和间(477年―499年),废宋县。梁置陈留县。
4 i0 G! A, d( g! u隋改陈留为颍阳县。 C% h6 V% X& Z, O
唐贞观元年(627年)废颍阳,并入汝阴(今阜阳),境内置百尺镇(今原墙)。, V0 O; @' C4 C0 p
宋开宝六年(973年)于汝阴县百尺镇置万寿县,属颍州。宣和元年(1119年),更名泰和县,移县治于沙河北岸(今旧县镇)。绍兴末陷于金。金亡,复归宋。1 w. w( c# `' f
元至元二年(1265年),省泰和入颍州。大德八年(1304年),复置县,改“泰”为“太”,县治迁于今地,属颍州,后属汝宁府。& W9 |; [6 x! l
明属南京凤阳府颍州。, L" w* o4 i5 B7 z0 B$ v8 H
清雍正二年(1724年),改属亳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颍州升府,复改属颍州府。
( ^% \' f& D, W7 I5 ^0 H民国元年(1912年)废颍州府,直属安徽省。% ~9 A* j3 ^8 w! c
民国3年,属淮泗道,后改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区。1946年,解放战争开始,县境北部属鹿毫太县,东北部属阜北县。1948年全境解放。成立太和县。1949年属皖北行署阜阳专区。1951年属安徽省阜阳专区。1959年1月与界首合为首太县。同年4月恢复太和县。! \2 A o p/ X. `5 D: J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