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373|回复: 1

奇石鉴赏,看看行家怎么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4-15 12: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奇石贵在天然,拒绝人工雕琢描画,所以奇石也不具有广义的可塑性。然而,构成奇石的最重要的元素——石象,却具有可塑性。例如:一块形状奇特的造型石,鉴赏家甲看了,认为像一只哈巴狗,于是命名“叭儿”,得到了众多观赏者的首肯。鉴赏家乙将它稍微换了个角度,看来活像一条龙,于是命名“腾龙”,更得到不少人的认可。


同一块奇石,不同的鉴赏家,看成不同的形象,赋予不同的内涵,这种现象,从来不是什么不可理解的,我们都这样解释:是观赏者文化素养、生活阅历等等差异造成的。这当然不错。但是,却从来没有人从艺术创作的角度——材料与艺术品的关系上,来解释这种现象。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要鉴赏好奇石,没有十年八年的功夫是不行的。否则的话,很难做到从艺术创作的角度,去真正鉴赏奇石。


在上述这个例子中,石头还是那块石头,没有改变形状,只是摆放角度不同而已,甲将它看成一只狗,乙将它看成一条龙。换句话说,也就是,甲将它摆布成一只狗,乙将它摆布成一条龙。这样看问题,实质性的东西就彰显出来了,在两位鉴赏家面前,本来不具可塑性的石头,只因摆布的不同,忽然都变得具有可塑性了。当然,“可塑”的不是石头,而是石象。




不是么,如果不具可塑性,同一块石头,为什么甲可以把它“做”成狗,乙可以把它“做”成龙?这块石头(严格地说,这块石头的石象),跟泥塑艺术家手里的黏土和面塑艺术家手里的面团有何区别?它们不都是艺术家用于塑造艺术形象的材料么?




当然,区别还是有的,泥塑艺术家手里的黏土、面塑艺术家手里的面团,可以随意揉捏成千千万万种艺术形象,奇石鉴赏家面前的奇石,却不可能无限改变“看法”,因为石象奇石的形状或画面,毕竟是天然既定的,是不可随意改造的,一经人为改造,便不再是奇石了。所以石象的可塑性也是极其有限的。




在这个实例中,同一块石头,是龙是狗,石头如何摆布似乎起着关键作用。那么是否可以认为,奇石的石象,不予人为改造,被认定为不同世象,其关键均在于摆布呢?那也不一定。有时候,不加摆布,也可以将同一石象,塑造成为不同的世象。


例如:赏石家、赏石理论家夏华炳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讲述他对一块奇石的三次不同的“看法”,很能说明问题:这块奇石“上面有一个古代人物似在行进中作吟咏状,最初命名‘行吟图’;后来发现人物衣着很像战国时期的官服,人物形象又像屈原,遂更名‘屈子行吟’;又经过一段时间,发现人物神态中透出一种激愤之情,因而定名‘离骚’。”夏先生接着写道:“‘行吟图’表现的是古代诗人一种普遍的创作状态和生活情景,渲染了一种高雅的文化氛围;‘屈子行吟’表现的是楚国大夫屈原的诗人风采……;而‘离骚’则表现了大政治家、大诗人屈原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和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怀……。”


这块奇石,从最初命名“行吟图”到最后命名“离骚”,鉴赏者一次次提升了它的观赏价值和文化品位,但每次提升,鉴赏者并没有去改变它的观赏角度,没有给它新的摆布,只是改变了“看法”而已。这样改变“看法”,其本质是什么呢?这就是,由于石象具有可塑性,奇石鉴赏家三次利用同一石象作材料,三次分别塑造出三个不同的艺术形象。奇石鉴赏家这种创造性的鉴赏行为,谁能否认是一种艺术创作呢?


既然创造性的奇石鉴赏行为是一种艺术创作,那么,其所创作出来的成果,例如《行吟图》《屈子行吟》《离骚》等等,人们将其归属于艺术作品,是有道理的。




没有艺术创作,就没有奇石,只有野石。艺术创作,使极少数(相对而言)的石头脱离了“野石界”,“进化”成为奇石。石头具有石象(提供可塑性),是石头成为奇石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决定性的条件。决定性的条件,是人的艺术创作。对具象的奇石是这样,对抽象的奇石,也是这样。广义地说,品格、气质也属于世象。而这个“赋予”,也是一种艺术创作。

发表于 2021-4-16 11:43: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是巨像还是抽象,在赏石者眼里总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正常 6.gif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3-29 16:07 , Processed in 0.104788 second(s), 2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