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553|回复: 0

从谢赫的“六法”画论看当代图纹石的鉴赏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6-10 10:23: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简介:王沛,男,汉族,1962年2月生,内蒙古呼和浩特人,央企职员,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1996年介入石文化行业,中国观赏石国家一级鉴评师,中国观赏石高级价格评估师,中国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宝藏》等国内多家观赏石杂志编委,《石友》杂志特邀副主编。兼任甘肃省观赏石协会常务理事,酒泉市观赏石协会副会长。

  南朝画家谢赫的《古画品录》是我国绘画史上第一部完整的绘画理论著作,对古代绘画创作的影响极为深远,作者提出的“六法”画论,成为后世画家、批评家和鉴赏家们遵循的原则。图纹石也是一种艺术品,只不过它是一种“天然石质艺术品”。赏石如同赏画,笔者就从“六法”画论说说图纹石的鉴赏。
高山流水


一曰“气韵生动”
谢赫把气韵生动置于“六法”之首。“气韵”原是魏、晋品藻人物的用词,移入绘画艺术,是指作品中刻画的形象具有一种生动的气度韵致,富有生命力,也就是东晋画家顾恺之所说的“传神”,通过外部形态的刻画来塑造对象的气质,即“以形写神”。水有流势,花有长势,鸟有动势,生动活泼就在于一个“动”字,没有了动,一切皆无,更谈不上传神了。图纹石的鉴赏也一样,由形、质、色、纹到韵,由浅入深,“韵”之重要自然居“五要素”之首。图纹石(包括画面石、文字石和纹理石)讲究“神韵”,是对构成画面的“精、气、神”的感悟,“气韵生动”始终是鉴赏图纹石的精髓,是通过其形体、质地、纹理、色泽等所透出的一种精神韵意。图纹石要求形象的生动性,不仅在于石体画面的象形状物程度,更在于形全而神备,使人产生生动感。图1“高山流水”:一带湍水由远而近、由窄到宽、由横及纵,过陡坎飞流直下,白浪滔天;且黑、静的山石与白、动的流水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给人以一种气势磅礴、如诗如画之美感。正如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中说:“画有性周动植,学侔天功,乃至结岳融川,潜鳞翔羽,形象生动者,故目之曰能格尔”。
林黛玉


二曰“骨法用笔”
“骨法”源于古代相学的概念,指人的骨体相貌。运用到绘画上,指画的“骨架”,也即描绘对象的轮廓。谢赫借用“骨法”来说明用笔的艺术性,包涵笔力、力感等,与书论“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晋代卫夫人《笔阵图》)相似,指出了线条是造型的基础。中国画不像西洋画,中国画家盛用线条。图纹石的线条一般都比较多,但有秩序又协调,並且能形成精美图象的并不多见。有序和协调,就是纹理要繁简得当,该有的要有,不该有的不能有,多了少了都不宜。图2“淑女林黛玉”,石中林黛玉的造型,包括脸廓、头饰、发辫、衣着,以及背景中林木的边缘,多半使用线条勾勒(也有用颜色区分的),而且笔精墨妙,表现出一种幽雅、恬静的传统文人画的审美情调,尤其是色彩奇瑰、浓墨重涂、淡绿渲染,营造出一种古朴典雅、细腻润泽、清新秀丽的艺术效果:一位窈窕淑女娴静端庄,伫立于林中,周围“霜拂松柏绿,雪染大地白”。此情此景,与《红楼梦》第五回中“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的诗句十分恰贴。赏此雅石,有如读宋人“画之于人,各有本性,笔精墨妙,不知所然。若向投刃于解牛,类运斤于斫鼻。自心付手,曲尽玄微,故目之曰妙格尔”(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三曰“应物象形”
“应物”二字出现很早,《史记·太史公自序》就提到“应物变化”。绘画上,应物象形就是画家在描绘对象时,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来刻画对象的形态外观,从而体现描绘对象的真实性。“形”是写形、传神、达意的三位一体,写对象之形,传对象之神,达作者之意。图纹石中的“形”,主要指石表纹理构成图案的“形”,要求反差较大,画面清晰,构成画面的象形状物,达到景观求境、人物传神、动物有趣。当然,这里指的是具象类图纹石,另外还有其他类别的图纹石,如有的具有水墨“大写意”画的味道,可从中感受“表现主义”的艺术趣味。概而言之,具象类图纹石鉴赏的基本要求是“以形写神”、最高境界是“形神兼备”;而其他类别的则讲求领悟“神似重于形似”,或重在表现“生命之律动”,它们的共同点都是要体现“应物”之形式美。图3“贵妃出浴图”,石中女主人杨贵妃其“形”的位置居中,画面很简约,以形写形,以色貌色,形周质具。加之前后大量留白,画面非常鲜明。整个身体比较匀称,体现了物象的真实性、自然性和协调性;体态略显丰腴,符合唐代对女子的审美要求。从意韵看,女主人浴衣薄透,坦露双乳,像是领略“人生适意”的真趣。其视觉真实与传达出的神韵高度融合。此刻,让人联想到清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国朝书品》:“墨守迹象,雅有门庭,曰佳品”。



四曰“随类赋彩”
随类赋彩讲色彩的应用,是指画家作画时依照客观对象的颜色,随类而赋(类即物)。中国画在运用色彩上,同西洋画不同,中国画喜欢用固有色,即物体本来的颜色,虽然也讲究一定的变化,但变化不是很大。这里说说“无色之色”——留白。留白是中国画家的一条“金科玉律”,“计白当黑”体现了用墨和留白之奥妙,以虚为实,“空”而不空,可更好地表现画面的空间感、层次感和含蓄感。图纹石的鉴赏追求天工的自然美,色彩要求上有“天然浑成”、“随类赋彩”、“纯正为上”等几个原则。当颜色与图中对象形态互相呼应,表达出造型艺术客观地接近原生状态时,天公作美之感油然而生。图4“虎啸山林”画面着色丰富,可谓“随类赋彩”的佳作。虎背的橙黄色与山林的深褐色、日落时的虾酱色以及上面的黄色祥云相照应,山间云雾弥漫,表现出一幅薄雾冥冥、虎啸山谷的壮丽之美。这犹如黄休复先生所说:“应物象形,其天机迥高,思与神合。创意立体,妙合化权,非谓开厨已走、拔壁而飞,故目之曰神格尔”(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五曰“经营位置”
经营的原意是营造、建筑,谢赫借用来比喻画家作画的布置构图。经营位置就是顾恺之的“置陈布势”,置陈指画中“形”的位置和陈列,布势指置陈发自形内的力量。中国画历来重视构图,它讲究虚实、宾主、呼应、繁简、疏密、藏露、参差等种种关系。“疏可跑马,密不透风”;远近有别,亲疏有致。起、承、转、合自然,画面的整体感觉才会完美。图纹石的 “经营位置”,要求画面所在石体的位置、大小都要适中,太小了不起眼,太满了又显压抑;主体形象应在石之靠中部,整体布局要合理、巧妙。图5这枚“贾元春省亲荣国府”的图纹石,贤德妃贾元春居石之中央,鲜明突出,给人以赏心悦目之感。人物前后、上方留白较多,一方面使得人物形象更加清晰,另一方面像是留出一个进荣国府的“通衢”,周围景色绿中带黄,是早春二月、草木枯黄泛绿的写真,正合元妃省亲的元宵节令。整体形象塑造洗练自然,构图简洁又不乏变化。设色古朴,施墨疏淡,充满着古典雅韵。正是 “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笔简形具,得之自然,莫可楷模,出于意表,故目之曰逸格尔”(北宋黄休复《益州名画录》)



六曰“传移模写”
“六法”中最后一条是“传移模写”(“模写”同“摹写”),指的是临摹作品。绘画上的传移流布,靠的就是模写。谢赫说过:“述而不作,非画所先”(南朝谢赫《古画品录》)。把模写作为“六法”之一,表明古人对这一技巧的重视。由于此法不等同于绘画创作,故不再赘述。从另一个角度看,作为人类的画家、名家、大家尚能把自然物象巧妙地描绘在绢纸上,让后人临摹学习, 传移流布四方;那么上苍的大师、巨匠、“魔鬼”把人间万物生动地表现在石头上,其 “传移模写”,主要看能否“模写”其气韵之生动。图6“千年胡杨”,就活像把大自然中的一棵胡杨古树“移植”到了石面上,其生动的气韵,令有触摸它的冲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4-24 17:15 , Processed in 0.095122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