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展网】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查看: 14857|回复: 0

男子居民楼里开奇石馆 4年免费接待万余人(图)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2-11-15 10:3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mg357639911.jpg
昨日,巴南区新农街,居民们参观刘昌沛右收集的奇石。 记者 龙在全 摄

  商报记者 王杨

  重庆商报讯 在巴南区新农街56号有座奇石馆开在居民楼中,他是附近55岁的居民刘昌沛出资近40万元建成的,至今已免费开放了4年,接待市民上万人。昨日,记者走进这座奇石馆打探了里面精美的奇石。

  美术老师带学生来观赏

  奇石馆在一栋普通居民楼底层,由7间展示厅连贯而成。古色古韵的展示柜环绕各个展示厅,地上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奇石。“这么好的地方怎么不收门票啊?”昨日,家住大江厂附近80多岁的吴爷爷来到馆里参观,与72岁的管理人员岑婆婆絮叨。“不收钱,你们进来慢慢转嘛。”岑婆婆笑眯眯地迎着二位老人。

  巴南实验中学美术老师熊伟是该馆的常客,他不仅带着自己的孩子过来看石头,还常带学生来赏石。“这样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也能提高学生对艺术的感悟。”熊老师说。

  刘昌沛告诉记者,自2008年7月开馆以来,累计观众已破万人。巴南区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副书记刘敏证实了刘昌沛的说法,她说该馆在鱼洞街道化龙桥社区已是家喻户晓。

  建馆为与居民分享快乐

  捡石作画是刘昌沛关注长江石的初衷,最开始他只是在江边捡些石头,2004年以后,开始驾车奔赴长江沿线各地采石寻宝。8年来,他的驾车寻石里程逾10万公里,如今,他累计收藏长江奇石2000余枚。这么多宝贝堆在车库里太浪费,2007年从某建筑公司董事长位置退下来后,刘昌沛就计划在社区建一间藏馆陈列藏石,与居民分享快乐,宣传长江石文化。在巴南区文化局帮助下,2008年,占地300多平方米的重庆市长江奇石文化会所落成。“几年来,前后投入差不多40万元了。”刘昌沛说,由于空间有限,在馆里陈列的奇石只有600多枚。

  用咏石画解读奇石文化

  记者看到,这里陈列的精品奇石大多以“咏石画”的形式陈列:一石、一诗、一画,有的还辅之以对联。

  “伊人咏柳”是会所主人比较偏爱的收藏,难得一见的纯色黑白纹成图是其“受宠”缘由之一,而其解读的传统文化寓意也有与众不同之处:取义于“古人折柳送亲友”的典故,黑底白纹的画面勾勒出了两枝柳条下一名幽怨的侍女。刘昌沛告诉记者,石画多具抽象、模糊特征,不懂石的人很难看出其中究竟,而“咏石画”则通过诗句、画笔或对联,解读出了石头纹理间暗藏的中华传统文化。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打造专业奇石展会交流平台

QQ|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关于我们|邮箱:89409@qq.com|电话:13707107108|法律声明|【石展网】 ( 鄂ICP备09021864号-1 )

GMT+8, 2024-5-31 12:35 , Processed in 0.101008 second(s), 2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3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